我市“十二五”期间林业建设成绩斐然
二、林果产业进一步壮大。在造林绿化中,坚持增绿与增收相结合,大力发展名优经济林基地,为农民增收致富夯实基础。目前全市果树总面积达到251万亩,年产量13亿公斤,产值51亿元。逐步形成了以板栗、核桃、苹果、葡萄、红枣、杏、山楂、梨为重点的八大果品基地,总面积达到238.7万亩。西部太行山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稳步发展,新发展种植面积37万亩。
三、森林防火扎实推进。一是我市相继出台了《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》、《护林员队伍管理办法》《森林防火“二十条”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将森林防火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任务,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。二是完成隔离带建设1379.5公里,开辟进山道路114条、336公里,建设蓄水设施2400余处,新建通讯站点71座,大大提高了防扑火能力。三是成立了邢台市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,目前全市专业扑火队员达到456名,护林员达到2380人。全市共累计出动执法巡查车辆2.68万辆次,出动人员6.72万人次,处理违法用火案件200余起,有效遏制了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发生。十二五期间,我市没有发生一起较大森林火灾。
四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明显。面对病虫害不断加重的严峻形势,我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,全力防控。一是加强监测。全市设立监测点342个,设置诱虫灯365台,配备查防员340名,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监测防控体系。二是贮备物资。两年来市级筹资600万元,购置药剂69吨,购置各种器械455台套,杀虫灯580台。三是积极除治。累计完成防治面积90多万亩,防治率达到88%,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%以上,种苗检疫率达到95%以上。在周边地市大面积暴发的情况下,我市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,维护了林业生态安全。
五、依法治林力度加大。先后开展了燕赵绿剑、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、打击非法征占用林地、严禁林区散养放牧整治行动、打击采挖“崖柏”、侧柏等多年生树木的风暴行动、打击开矿毁林占地等一系列专项活动。有效地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。